生產型企業該如何利用知識產權貫標保護自己?
所謂生產型企業,就是這個企業有銷售的實物產品,經過采購、生產加工或者裝配,運輸等環節的企業。按生產過程的特點可劃分為采掘型、合成型、分解型、調制型、裝配型;按生產方式可劃分為單件生產類型、成批生產類型、大量生產類型;按組織形式可分為單廠企業和多廠企業,等等。
生產型企業的知識產權風險
1、采購環節。生產物料采購是企業生產的前提,采購環節涉及的知識產權風險主要來自采購的原材料、設備、儀器、元件等侵犯或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導致的侵權風險,以及因知識產權問題導致與供應商之間的糾紛,即使能夠提供合法來源(如采購合同、發票等)而免于賠償責任,也會帶來交付不能、市場開拓受阻等市場風險。
如果企業沒有跟供應商的合同中沒有約定侵權賠償等,事后很難追償。所以在與供應商簽訂合同中約定知識產權權屬、許可使用范圍、侵權責任承擔是十分有必要的!
2、生產環節。生產不論是企業自主生產、還是委托其他公司生產、亦或是被委托生產產品,生產中的知識產權風險也是不容忽視的。企業在自行生產產品時,如不能做好保密工作,會存在泄密風險;在委托其他公司加工產品時,技術圖紙、設計方案、等會存在技術資料外泄風險。
知識產權為什么會成為生產型企業的“軟肋”?核心原因是很多企業的知識產權人才配置不合理,對知識產權的布局、管理能力更是薄弱。
企業應如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
1、企業在產品開發時,應考慮產品的商標和專利技術等知識產權,并及時注冊、申請,依法獲得保護。
2、企業應對知識產權進行分類管理,運用現代化手段實施監測,在商標到期前12個月內進行續展、上一年度專利期滿前繳納專利年費,防止因自身工作不到位而喪失權利。
3、企業應隨時關注市場動向和競爭對手研發方向,確保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同時,保護好自身知識產權不被侵犯。
4、有海外市場的企業,還應清楚當地的制度,對于了解當地的法律程序,克服信息不通暢,語言不通的隱患。
最后要提醒一下,知識產權保護是一項長期而復雜工作,生產型企業的發展必須做好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建設,抓緊完成知識產權認證工作,從管理上達到上下統一,一致對外。
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,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,未作人工編輯處理,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果您發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,歡迎發送郵件至:16654279@qq.com 進行舉報,
并提供相關證據,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系你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
上一篇: 知識產權的貫標與專利審查有什么不一樣?
下一篇:返回列表
留言與評論(共有 條評論) |